2022新智者大会,看到AI时代的现在和未来

阑夕

共 323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8-01

作者丨陆离
监制丨阑夕

前段时间,谷歌AI工程师布雷克·勒莫因对外宣称,谷歌开发的一个AI系统已经诞生意识和情感,应该被视为“人类”员工。

尽管也有专家表示,莱莫因提到的所谓程序自觉意识,其实只是复杂算法模拟人类语言的结果,而莱莫因本人也被谷歌认定为说法毫无依据且违反公司规定。

这犹如科幻电影照进现实一般的剧情,依然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这背后,从1956年马文·明斯基设计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Snare算起,历经60多年发展,多次潮起潮落,今天的AI终于缓步走出幻想、实验室和文艺作品,渗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工作。

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渗透”和“服务”其实很难被直接感知到。

更多的还是像“Alphago战胜李世石”、“AI系统诞生自我意识”这类偶发新闻,能在民众之间激起阵阵波澜。


那么,AI当下正如何服务于各行各业?又将引领人类社会步入什么样的未来?

7月27日,由微博、新浪新闻主办的人工智能领域峰会——2022新智者大会在线上拉开帷幕,透过这堂专家大拿齐聚的行业大会,笼罩在AI身上的迷雾正被拨开。


  • AI之力:静水流深,水滴石穿

作为公认的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AI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科学技术概念。

其底层技术兼容并蓄,门类繁多,应用层面又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等众多学科。

精深与广阔并重,这决定了只有真正意义上的AI专家,才能引领推动AI发展。

换句话说,只有真正的AI专家,才能用最普通人也能理解的话语,说清楚AI的价值所在,也真正的AI专家才能举重若轻,给出值得深思借鉴的AI发展方向。

2022新智者大会就是如此,这场大会邀请到了多位学界与业界的顶尖专家,既有来自中国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学者专家,也有来自360公司、阿里巴巴、百度、英伟达、腾讯、商汤科技、奥丁科技等企业的创始人或技术高管。

基于此,仅在“智驱万物”议题上,2022新智者大会就通过一系列企业个体案例,回答了我们开篇所提及的问题,同时折射AI推动商业革新,助力万物互联的整体趋势,让我们得以管窥AI发展的潮水流向。


比如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在主题演讲中提到,百度通过结构化数据进行AI机器学习训练,生成不同行业的AI模型,可以有效提升对应行业的企业工作效率和效果。

国家电网、浦发银行都在这方面与百度达成了合作,也受益于AI大模型,实现了相关工作任务效果的提升,像浦发的命名实体识别就从60%提升到了超过90%,作用斐然。

这其实是AI帮助传统行业更好地拥抱智能化革新的一个缩影。

除了电力、金融之外,在制造、物流、汽车等更多传统产业领域早已有所体现。

仅在物流仓储行业,当下就有众多企业积极提升仓储智能化水平,借助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AMR机器人等,既能实现仓储货物的智能拣选、搬运与分拣,又能大幅增加立体储存密度,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AI与传统行业乃至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更早已站上国家政策高度。

早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再比如阿里云智能互联网与新金融事业部总裁刘伟光表示,大数据和AI的结合,能够在客户体验、智能决策、智能推荐、智能搜索等多方面,为企业业务创新提供空间。

这其中,在信息咨询、在线阅读、音视频等可以用到智能推荐功能的产品服务中,借助AI和大数据的结合,可以提升超过10%的点击率,超过60%的用户阅读或停留时长。

在这背后,则是前沿科技与前沿科技的融合协作,天然就能创造1+1>2的价值。

今年以来炙手可热的元宇宙,就架构于VR技术和5G技术之上,VR是实现元宇宙基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的核心要素,5G带来高带宽、高并发的实时通信正为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铺路。

还有物联网的推进普及,离不开AI、5G、云计算等多个前沿技术的协作支撑。

不难看出,上述两位AI领域专家的看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点出了AI正如何渗透服务人类社会。

而所谓AI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底层支柱,还表现在更多方面,如AI教育、AI公益、AI养老、AI安防等,各行各业所涌现出的新业态,都已见诸报端。

可以说,AI之于人类社会的今天,已经是一种静水流深却又水滴石穿的力量。


  • 新浪新闻、微博结缘AI有何启示?

其实,作为2022新智者大会的主办方,微博与新浪新闻本身就和AI结缘已久。

在“智驱万物”议题中,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也以微博为例进行了主题分享,正是基于后者对AI研发、应用和认知的持续推动,才能真正做到有实干无空谈。

一方面,AI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走向往往与企业、企业所服务用户群体的需求息息相关,甚至是随后者们的变化而变化。

以微博为例,作为国内最大社交平台和舆论广场,全社会的重大事件都可能会在微博发酵,其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热点应对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引发全民关注的“唐山打人事件”,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较日常流量峰值翻了一倍。

要应对这种突发的、无法预知的热点事件带来的流量峰值,微博又不能空耗成本,常备大量额外服务器随时待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AI+云计算正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通过应用微服务+Docker容器化技术,微博提升了服务运维效率,同时搭建了混合云平台抹平自有实体服务器和多个公有云资源的差异,实现了高效的弹性部署和自动扩缩容能力。

如今微博已经具备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服务器的扩容能力,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

再比如,和所有的社交媒体平台一样,微博也在积极应用千人千面的多元化推荐,满足逾5.82亿月活用户的日常信息浏览需求。


这离不开微博在AI多模态数据融合、超大规模图计算、通用模型等方面的研发推进和落地应用,进而在复杂的业务环境和场景下,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将高质量微博内容个性化分发给不同用户。

此外,通过AI系统识别违规图文信息,也已经是微博清理整治有害不良信息,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的一大助力。

另一方面,AI科技及其应用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赋予了企业站在万物互联角度锚定未来战略的发展要求。

新浪新闻是一个更直观的例子。

随着近两年来,新浪移动产品矩阵活跃用户数领跑行业的格局稳固,这已经对其提出了在积极应用AI技术之外,还需引导AI正向价值的更高一层要求。

所以新浪新闻早已提出了“让AI更有价值观”,让专业人工编辑为机器算法纠偏,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为海量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AI支撑下的万物互联场景,让信息获取场景不再局限于媒体平台,新浪新闻也和一汽奥迪、大众、小鹏、天猫精灵、华为手表等智能汽车、硬件产品达成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加速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

再比如,广告业务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重要业务领域,AI技术日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Facebook从2年前开始通过AI技术为广告主提供动态广告,数据显示,与传统的轮播广告相比,这种动态广告增量ROAS(收入成本比)平均提高了34%,提升率提高了10%,每次增量购买的成本平均降低了6%,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已经为FB带来了更多广告合作。


还有阿里、百度、腾讯、谷歌、微软、苹果等国内外更多巨头,都已在这方面积极开展布局。

归根结底,AI时代终将到来,企业们想要不落后于起跑线上,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AI融入产品服务,通过更好地服务最广泛用户来提升产品和品牌价值。


  • 写在最后

当然,“智驱万物”对AI驱动万物互联的探讨,只是本次2022新智者大会的议题之一。

在这场关注AI的现在和未来的峰会中,还有新基建、虚拟现实、元宇宙......各路专家们聊了更多,也留下了更多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但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所强调的,人工智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

这其实也点明了一个共识:小到互联网行业,大到人类社会,都终将经由AI,打开更广阔的未来空间。
浏览 1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