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小游

写点笔记

共 156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10-12

眼看假期要结束了,不敢落寞的心又燃起了到处游玩的气焰。可是到底去哪儿就又开始纠结了,去爬山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去城里边看时空交错的摩天大楼。考虑到山里边往往道路单一所以堵车是常态,随随便便路上折腾小半天。因此还是决定去看不曾熟悉的摩天大楼吧。
金融街一直是我的梦想,老早之前去北京西站坐火车总是经过金融街,看着摩天大楼总是让人心潮澎湃,不由自主的思考在此上班的人怕是中国金融里非常牛逼的一群人了。合着假期躺尸了太久,不去转转怕是对不起这阳光明媚的假期了,so 金融街,我来了!
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经过仔细勘察之后,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规划原则兴建了元大都城。大都城内设50个坊,每个坊都建有各自的坊门。门楣之上标有福田坊、集庆坊、安富坊、凤池坊等坊名,规划完备,建筑齐整。
金城坊,位于元大都城的西南角,意出于《史记·秦本纪》:“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万事帝王之业也。”金城坊之北有雄伟秀丽的妙应寺白塔,南有金碧辉煌的都城隍庙。元、明之际及清代初期这里遍布银号、金坊,商贾富豪及皇亲国戚多在此地发迹生财,是繁华的商业区和金融中心。民国元年,设在这里的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其后大陆、金城、中国实业各银行,均先后设立于此,民国十年以前,各银行竟于是谋建筑,颇有作为银行街之想”。然而,在军阀混战中,金城坊逐渐败落,票号、金坊等转向前门及东城地区。自清代金城坊之名即音转为锦什坊。
金城坊地处明、清北京内城西南部,是一片古老的居民区,小巷纵横,地势低洼,其东侧的沟沿及太平桥大街原为城内的一条泄洪沟,从北至南直达南护城河。宁静的小巷中多为平房矮屋,也有几处轩敞的王府,如明代的武定侯、广宁伯等居住的府第,以及清代的顺承郡王府、德公府等,还有一些政府机关和专用场地,如巡按察院、提学察院、屯马察院,以及济州卫、藤牌营、养马营等。
公元1992年至2005年,在今日的西二环路东侧(原金城坊旧址之上)北起阜成门立交桥畔的中国银行大厦,南到复兴门立交桥东北侧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长1700余米、宽600余米的范围内传奇般地崛起了一条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群。这就是将成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之一的北京金融街
金融街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几乎所有有关中国金融的重大决策都在这里酝酿、讨论和最终形成。
金融街区域内企业管理的资产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资产集中程度全国第一。金融街区域内金融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6.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60%,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每天的资金流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金融街聚集了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是中国金融业的资金结算中心
金融街凭借其金融决策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总部集中的优势,以及畅通发达的通讯系统,及时汇集、传递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经济和金融信息。

其实金融街不太大,但是里边的证券公司实在是多,还有很多财力丰厚的公司,当然社保基金也在这里。作者步行一圈大概花费40分钟左右吧,其中比较核心的机构是不让拍照的,作者一路上也拍了好多照片,但因为wifi太慢,就不贴图了。作为一颗小韭菜刚来的时候心情特别高兴,逛完了之后感觉和北京国贸的体验一样,也就那么大一回事哈。
                     仅此小记! 2021.10.7

一场秋雨一场寒,记得穿暖和,别感冒哦~


浏览 2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