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的10大挑战

物联网智库

共 3143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14

来源:网优雇佣军

物联网智库 转载

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导  读

本文梳理了6G的10大挑战。



从“尽力而为”到“确定性”

一直以来,由于IP协议的属性,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在4G时代,由于网络主要连接人,这种“尽力而为”的方式可以满足人们的连接需求,毕竟,轻微的网络延迟和丢包,一般不会影响我们上网购物甚至在线看视频的体验。


但5G和6G网络的连接范围将从人扩展到千行万业到万物,这要求网络必须能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确定性服务能力,否则就可能影响企业持续稳定生产。为此,5G通过引入网络切片、MEC等技术,可提供SLA可承诺可保障的端到端网络服务能力。面向未来6G时代,随着网络向更多行业、更多场景渗透,需进一步增强网络的确定性服务能力。


开放化与定制化

一方面,众所周知,开放与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并促进了互联网不断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比较而言,移动通信网络一直采用更专有的技术,生态更封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自身发展。


进入5G时代,为了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移动网络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推动CT与IT融合,以催生丰富的行业创新应用,促进生态繁荣。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5G与云计算、边缘计算和AI技术融合,已孵化出AI质检、5G远程控制等大量行业应用。领先运营商和供应商们已打造开放、灵活的MEC边缘云平台,可通过API开放网络能力、IT能力、工具和应用组件等,让第三方开发者和行业伙伴可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快速定制开发、部署和上线新应用。进入6G时代,这种开放化和定制化能力将持续演进,将通过API接口为行业客户提供更敏捷、更友好的服务,以更好的满足客户按需配置网络和定制应用。


人工智能网络

今天,人工智能已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AI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动翻译等。一方面,随着网络业务不断发展,对网络时延、可靠性、用户体验等KPI指标提出了更严苛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越来越复杂,靠传统人工方式来维护和提升网络KPI,变得更具挑战性。为了应对挑战,当前运营商和设备商们也正在把AI引入网络,推动网络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但是,AI引擎要最大化发挥出价值,需要海量的数据“喂食”和计算资源使能。对于未来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AI引擎不能仅部署于某一位置、某一台设备上,而是需部署于拥有海量数据和无限计算资源的整个网络上,让智能注入网络全身,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AI和网络的潜力。


因此,未来5G和6G时代的人工智能网络,需要AI和网络相互赋能,一方面,AI赋能网络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网络也要赋能AI发挥出最大价值,具体而言,就是依靠5G/6G网络的低时延、大带宽特性,让训练数据、AI/ML模型流动于云边管端各个环节,以高效的运力充分释放算力,从而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更高质量的网络和AI服务能力。


100%覆盖

当前我们已进入“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时代,但这一数据可能会让你吃惊——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目前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敷设光缆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


为了实现全球100%覆盖,6G时代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立体网络,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待验证,但把眼光放长一点,它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了道路。


太赫兹通信

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即通常所指100GHz到10THz的频段范围。这些频段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不仅面积大(带宽大),而是都是未被污染的净土,无线产业可以不必担心干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使用。


但问题是,就像今天的毫米波依然面临覆盖能力弱、建网成本高、终端生态不成熟等问题一样,估计6G时代的太赫兹同样会面临类似问题,需要行业努力解决。


感知与定位

到目前为止,移动运营商仅将无线频谱用于通信,但到了6G时代,无线频谱不仅可以用于通信,还能同时用于传感和定位功能,从而可通过网络和基站提供通信、环境感知和位置追踪服务,使能大量新兴应用。比如,可利用无线信号识别人的姿态和手势、人和机器所处的环境,来丰富和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感知环境温度、湿度、震动、空气质量等,来更好的保障各行各业和智慧城市稳定运行;通过无线波束识别车辆、行人、路障等,来更好的服务自动驾驶;通过高精准的定位丰富室内新业务。


最大化频谱利用率

无线频谱是稀缺资源,是推动数字化社会持续创新的重要载体。进入移动时代,各国开创了授权频谱拍卖或分配的制度,推动了移动网络和移动生活蓬勃发展。但过去的成功并不总是未来的参考,传统方式下,针对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网络制式分配专门的频段,逐渐造成了频谱碎片化、频谱闲置和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加剧了频谱供需矛盾,也拉低了频谱利用率。


对此,进入6G时代,无线产业或将重新审视传统频谱分配机制,进一步演进动态频谱共享技术,通过引入AI、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动态的实现频谱分配、控制和调度,以最大化提升频谱利用率。同时,Massive MIMO持续演进、更主动和精准的无线资源调度分配等技术,还将持续提升频谱效率。


网络安全

对于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在5G时代,网络安全与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能力一样,是当前5G价值主张之一。进入6G时代,后量子密码(PQC)和量子密钥分发(QKD)等技术或将实际应用于网络,以保障网络超级安全,比如,利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RNG)和量子密钥分发(QKD)使通信的双方产生并分享一个随机的、安全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消息,以保障通信安全性。


弹性、冗余与自愈

随着5G/6G渗入到千行万业,成为支撑数字化生产、运营和管理的底座和基石,对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向未来,行业应重新审视传统网络架构,致力于构建一个弹性、冗余且支持自愈的网络,实现即使在网络发生故障时,也能持续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


绿色低碳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各国共同的目标,也是ICT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网络数据流量不断成倍增长,网络能耗不断攀升,对于运营商而言,打造绿色低碳的网络,既是降低网络OPEX成本的必由之路,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之举。未来,具备感知能力和端到端引入AI的智能网络,将帮助运营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021 中国AIoT产业年年会”重磅来袭!

12月9日 深圳机场凯悦酒店

版权声明:“物联网智库”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科技/研究/投资类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由于二次转载标错了转载来源,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wangsujing1314

往期精选

又三家!遭国安法调查,与滴滴

同为6月赴美上市公司……

史无前例?滴滴遭国安法调查,

新用户停止注册!官方回应……

上汽不接受华为自动驾驶,OPPO

曾冷嘲鸿蒙,为什么华为……

“吊打鸿蒙”or“黯然失色”?一款硬件

都没有的苹果开发者大会……

我在“别人家的学校”,看到了

智慧食堂的未来……

598亿总规划的济南泉芯也烂尾了,

“烂芯”操盘者曹山的回应能安人心吗?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