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补了个牙,然后发现,未知的恐惧让人很绝望

明天上线

共 2689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2-06-26

最近一段时间的补牙经历,让我对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


其实牙疼已经好久了,只不过以前的疼痛程度都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自然也就没太当回事。


要不是前段时间疼得实在受不了,是断然不会去医院的。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医生跟我说,牙已经蛀到神经了,补是不可能补的了,只能做根管治疗了。


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从第一次去检查到最后牙冠戴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概要跑5-6趟。


因为以前的忽视,导致现在的付出。费时、费力、费钱。


所以,各位要记住呀,牙齿的损坏,是不可逆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牙齿有问题,它是不可能自己好的,趁早治疗才是明智之举。


这一段神奇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对未知的恐惧。而这样的过程,伴随着我整个看牙过程。


01

没去医院之前


没去医院之前,每次牙疼,我都是通过百度来解答自己的疑问。


比如,为什么会牙疼?牙疼的时候可以喝冷水吗?刷冷酸灵牙膏能缓解牙齿敏感吗?


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得来的是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比如用盐可以治疗、比如用牙膏可以治疗。


但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权当看了个寂寞吧。


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现状,而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当我们的身体有些异常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立即去医院解决问题,而是先看看网上别人是怎么说的。


我们总是试图用最小的成本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很正常,毕竟每次的问题解决,都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痛苦和折磨。


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者说是应对方法,恰恰是因为对具体情况的未知,而产生的一种习惯性防御措施。


总想着,情况应该没有那么严重。总想着,我拖一拖,可能就好了。总想着,让时间去修复一切。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未知恐惧,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就视而不见或选择性忽略。


02

确定做根管治疗后


当牙齿疼得实在受不了之后,终于还是来到了医院。


毕竟,喝冷水都痛,是说不过去的;毕竟,不能吃饭,这个问题还是有点严重的。

于是,在经历多次预约后,终于确定了时间。


在我的想象里,应该是能够快速解决战斗的,毕竟补个牙又花不了多少时间。


可现实的残酷,比电视剧里的还要精彩。到了约定的时间,满怀憧憬地来到医院。


医生先是做了详细的询问,然后在我的牙齿上挨个敲了敲。伴随着一阵酸痛,我终于知道哪颗牙出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拍片子,判断牙齿的损坏程度了。当医生对着拍完的片子,说牙齿已经蛀到神经,补是不现实的了,只能做根管治疗。


我又是一脸懵逼,心里想的是“根管治疗?什么鬼?”


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境下,好像脑子都是短路的,也没有发出任何的疑问。医生说要做根管,就算我不知道是什么,也只能说“好的”。


然后对以后的流程、接下来具体要做什么,也是没有任何的了解,再次陷入无尽的未知当中。


当然,从医院出来以后,自己还是通过小红书搜了下到底什么是根管治疗。这不搜还好,一搜,又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各种千奇百怪的情况都会出现,各种奇葩经历都可以写成小说了。


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未知恐惧,因为不知道根管治疗到底是什么,只能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尽量减少自己的盲区。


03

治疗过程中


整个治疗过程,包括了3-4次的根管治疗、2次的牙冠治疗,每次间隔一周左右,总耗时一个半月左右。


我先来说说根管治疗的步骤。


第一步:检查,并确定确实需要做根管。


然后基本上当天就会给坏牙齿进行开髓封药,就是将牙齿挖开,然后将一些药放进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杀死牙神经(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然了,将牙齿挖开的这一过程,是需要打麻药的。


第二步:清理牙神经。


医生会将已经杀死的牙神经清理掉,这样一来,牙齿里基本都是空的了。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反复,如果牙神经没有完全杀死的话,是需要再次封药的。


而我觉得这是整个过程中最痛苦的,因为医生需要反复的试探你的牙神经是不是已经完全被杀死。如果没有杀死,你得到的就是各种酸痛。而且是那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你来一针的那种痛。那酸爽,经历过的人都不想再来一次。


第三步:埋根管。


医生会将根管埋进牙齿里,简单点理解就是将牙齿填充起来。这个过程也是有反复的,医生填完之后,会让你去拍片子,然后对着片子看填充的效果。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填充到,是需要继续的,直到牙齿里填满为止。


上面三步做完后,根管治疗就结束了。但是这样的牙齿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崩掉,所以一般医生都会建议你去做牙冠,将牙齿保护起来。


牙冠治疗,又要经历下面的两步。


第一步:做模型。


先会将你的牙齿磨小,然后再匹配你的牙齿模型,就是让你咬模型胶,过程也是极端难受。因为牙冠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当天会给你戴一个临时的塑料牙套,等牙冠做好后再来替换。


关于牙冠的材料选择也是一大盲盒,医生说的那些其实基本上都听不懂,只能凭着感觉来。不能太便宜,也不要太贵,就这样来选择。


第二步:戴牙冠。


最后一次去,就是将临时牙冠取下来,戴上做好的牙冠。这最后一步,我是比较顺利的。不过,我也看到有些人遇到过牙冠不匹配的情况。反正,总有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在等着你,总有未知的惊喜在前方。


到此,整个过程也就结束了。在这治疗的过程中,我所面临的未知和不确定性那就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是整个过程的不确定。


你别看我上面的步骤梳理地清清楚楚。但实际在治疗过程中我是完全不知道的,不知道进行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要做。反正就是各种不知道,完全就按照医生的指示来做。


其次,是清理牙神经的不确定。


这也是整个过程中最难熬、最痛苦的。时刻伴随的,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针会扎在哪个地方,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次会是哪里酸痛。整个过程,基本都是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度过的。当然,医生会好心的安慰你,放松点,不要咬那么紧。


04

治疗结束后


最后,是对治疗效果的担忧。虽然我现在是完全按照医生的专业建议在接受治疗,但谁也没有办法对效果有绝对的保证。


毕竟这是牙齿,是要和自己共同奋斗后半辈子的伙伴。至此,就在心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担忧,时刻关注,保持警惕。


所以,所谓的治疗结束,只是医生这里结束了。因为对医生来说,他们的治疗仅仅只是保证你的牙不再继续痛下去,他们所提供的,是目前来说相对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也仅此而已。


接下来我们自己的治疗,才刚刚开始。在这后续的生活,中间可能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就是需要我们自己格外关注的了。


从此,那些好吃但磕牙的坚果就要跟你说拜拜了;


从此,那些美味但粘牙的糖果也要跟你说拜拜了;


从此,你不再关心糖和美味,你关心的只有你那颗已经受伤的牙齿。


一些想说的话


关爱牙齿,从我做起


------------- End -------------


关注后,回复“PRD”,可免费获取PRD模板。

浏览 4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