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呐,SaaS都这样了!

运营官张沐

共 174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9-29

本来这篇文章要分享SaaS产品的做法,今天还是换另外一个话题给大家分享,还是关于SaaS产品创业的话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SaaS产品创业的路越来越难走了,反而那些做定制化、做大客户的公司生活得还不错。
行业内的GrowingIO被收购,反而神策数据生存得不错;金蝶战略控股了纷享销客……一些SaaS企业在外界看来还不错,还能拿到B轮、C轮的融资,只有内部人才知道,这笔钱拿的多么不容易。
现在有一种感觉。纯SaaS企业最后的命运是被兼并、倒闭,而不是上市。
Growing IO就是个极端的公司,Growing是以数据增长为基础的公司,其公司信奉的理念也是通过数据驱动增长,张溪梦的增长理论在国内似乎失效了。
SaaS产品避免不了,做中小客户,收长尾的流量,做大客户,做定制化的功。国内做中长尾的公司,大多数生存困难,大多数都死了。
反而那些做政企生意的企业,生存得还不错。比如:电力的数字化。这一类的项目都在地方某个部门的手里。
很多大厂或者科技公司也在讲数字化,脱离了实际业务的数字化没有任何的意义。那么数字化的手段不一定是SaaS
为什么中小企业的SaaS越来越难了
不知道你关注了身边的企业和租金没有,现在一层一层的办公室空置,不是他们裁员了就是他们倒闭了。
原来一层五六家的办公室,现在就剩下了一两家。(我这是描述我见到的现象,没有基础的数据统计,大家不要妄自猜测)
在他们生存都困难的阶段,公司花钱就更加的谨慎。原来每年10万元的采购产品预算,今年可能是3万,甚至是没有。
主要是冬天有点冷,大家还是要节衣缩食的来过冬。
让这个冬天的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如果你在现在去问一下办公室的租金,你会有更惊奇地发现
现在办公室的租金日益走低,今年下半年开始,办公室的租金已经是往年价格的8折,甚至于更低。
而且很多房东还可以赠送腾房的周期,满一年赠一个月等优惠活动,这些优惠和折扣在往年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为什么房子都空出来了,你可以增加自己的脑补。
所以,各大公司都在收紧开支,都在优化节流,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告诉用户要花10万采购一套系统,你就可以知道客户对于这块的谨慎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中小客户不爱采购系统。也是为什么中小企业的SaaS都死掉了,被收购了,融资困难了。
那么,哪些做大客户的公司倒还生活得不错
特别是传统生意自动化转型的公司,这一类公司的玩法和传统的SaaS有很大的不同。
做大客户的企业还活着
在国内,无论哪家企业声称自己是做大客户的SaaS,那么这个SaaS一定是基于原有的产品做了定制化的功能。
国内做定制化数字化的公司都朝着传统方向挺进,比如: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银行业务系统,智慧城市等项目。
大家可能还在想,既然是这么多好的项目,只需要咱们把产品做好、解决方案做好,那么方然就可以做好,客户就可能会买单。
如果我们以这种简单的想法去想B端的业务,那你就真的太单纯了。
国内的生意,本质情的关系社会,这个小圈子的生意真的没那么好做。
首先这些圈子的人相对封闭,而且所做的项目都不是自己的项目,他们也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而已,反正项目都是有经费。
那么, 一些传统生意的方式就会在这些项目上出现,吃饭、喝酒、红包等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你如果独立于这个圈子之外,那么你的红包就送不进去,项目就没有希望,否则这些项目就没有希望。
即使是一些金融数字化的项目,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很多企业竞争行业内的老兵,特别是有人脉资源的销售人员,这样可以快速提升产品的销售额,拿下公司的销量,无论是针对下一轮融资,还是针对市面上的中小商家,都有很大的说服力。
这些项目不能算做传统的SaaS企业,是针对大客户的定制化企业,目前以SaaS产品自居,而接了不少项目化的内容。
在我前面的文章中就提到过:基于标准产品做定制化的内容,如果你想要做SaaS,那么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反观海外的产品给提供了一些思路,在标准程序上留出接口做插件,这样的方式不可谓不是一个好方式。
之前也写过相关的内容,有时间大家还是翻阅吧:
关于B端业务,冒着被删的风险说点真话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虽然资本看好了SaaS的赛道,国内的环境确实不适合纯SaaS的产品。
为了收益,你不得不向一些情况进行妥协。


浏览 2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