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门城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4

地名由来:因镇人民政府驻八门城村而得名。八门城村原为旧城遗址;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有山东枣庄刘、李、王、朱四姓人家来此定居,并在旧城遗址上建立村落,因旧城有八门,故名八门城,沿用至今。

八门城镇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东南部,东出中国首都,位于京、津、唐三大城市中心,处于北京1小时经济圈内,坐落于宝坻、宁河、河北省玉田县交界处。西临津蓟高速,东接塘承高速,南连梅丰公路,北通宝芦公路,让八门城成为通南达北的承接点。全镇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万亩,天然湿地8万亩,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辖区内共有54个自然村,人口2.7万。

古代宋辽时期萧太后运粮的码头,商贾云集,十分繁华。明嘉靖时宝坻县令袁黄袁了凡,将南方水稻最早引进北方的试验田。早些年间因常呈现八个门的海市蜃楼奇观,而得名八门城。如今成为天津稻米主产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绿色休闲农业基地,八门城镇水资源丰富,原生态的天然湿地,风景秀丽,民风淳朴,集休闲、度假、宜居的好去处。淳朴秀美的八门城正围绕宝坻区打造“京津联动发展桥头堡,京津冀城市群重要支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蓝图和画卷。

八门城镇第一产业基础扎实,二三产业方兴未艾。八门城镇毗邻蓟运河与潮白河,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数相对其他地区较长,并且全年雨量充沛,适宜水稻、玉米、小麦等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是传统农业大镇,也是天津市水稻主产区。近年来,八门城镇党委、镇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大规模“土地流转”,并且提出了适宜本地发展实际的“三个三”工程,逐步形成“水上种稻水下养殖”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工业基础较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在的新形势下,我镇的第二产业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不仅拥有以华夏门业、黄庄洼米业、嘉立荷饲料有限公司、一口鲜蔬菜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而且培育了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欢喜稻米厂等拥有自主品牌的现代企业。八门城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由以往的土地经营性收入发展为拥有打工薪金、入股股金、土地租金、养老保障金的“四金农民”。

近年来,八门城镇结合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在宝坻区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聚集区的形势下,努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拥有了八门城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鸿腾水产科技发展基地、东走线窝村史馆等内容丰富的特色旅游产业,欢喜庄、双庄、杨岗庄等形式多样特色旅游村,并且成功举办了首届八门城稻田捕鱼节,这些特色旅游产业的打造都为八门城镇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